作为我国未来五年社会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三五”规划纲要自出台之日起就备受瞩目。其中,互联网的发展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不仅被单独列为一篇,更贯穿于规划的多个篇章,彰显了我国构建网络强国的决心。
**“拓展网络经济空间”:规划的深远意义**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一篇,涵盖了构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网络、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强化信息安全保障四个方面。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访谈中深入解读了这些发展方向的意义。
1. **构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网络**:强大的网络基础设施是网络强国的基础。物联网的兴起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2. **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互联网产业体系包括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将深刻改变各行各业。
3. **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大数据将成为数据资本,通过云计算等技术创造新价值。
4. **强化信息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是保障国家安全和互联网安全的关键。
**网络强国的实现标志**
汪玉凯指出,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但距离网络强国还有一定距离。网络强国应具备以下标志:
1. 互联网及物联网基础设施处于世界一流水平。
2. 广泛的互联网应用。
3. 在世界上拥有互联网话语权。
4. 拥有清晰的互联网发展战略和规划。
**推进网络强国战略,补齐民生短板**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与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相关的重大工程项目包括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汪玉凯强调,在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安全保障之外,还应利用互联网在医疗、教育、社保等民生领域的应用,刺激整个互联网事业的发展。
**实施网络强国战略,需从哪几方面发力**
汪玉凯认为,为保障网络强国战略的顺利推进,未来应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1. 国家出台合理的规划和战略,规范网络强国战略目标。
2. 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落实相关规划战略。
3. 发挥市场作用,引入PPP模式,构建重大项目。
4. 改革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清除信息技术应用障碍。
在“十三五”规划的引领下,我国互联网事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助力我国迈向网络强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