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时强调,我国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发展过程中仍存诸多短板,产业基础尚需巩固。面对这一挑战,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关键动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创新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而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正成为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
**把握趋势性变化,迈向创新新高度**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工业互联网技术不断突破,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着工业互联网创新链的深刻变革。这一变革要求我们将提升创新链的整体效能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对未来工业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的影响。
1. **多元化主体构成**:新技术革命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链主体构成更趋多元化。数字技术拓展了创新生态体系,各类创新主体通过实体或虚拟空间参与工业互联网创新生态的塑造,实现跨时空、跨领域的协同创新。
2. **数字化要素驱动**:数据成为重要战略性资源,驱动工业互联网创新链提质增效。数字技术打通了创新链的各个环节,形成数据驱动创新的新范式。
3. **网络化组织模式**: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创新资源配置范围和组织边界拓展,加快创新要素的跨界汇聚和配置,推动创新活动组织方式向泛在化、开源化、协同化演变。
4. **平台化关键节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创新链的核心,推动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深度互联,实现全面平台化。
5. **循环化创新模式**:新一代数字技术使创新链上的主体高效互动,推动创新链的分布式、协同化和需求驱动。
6. **包容化创新生态**:全社会各个群体依托工业互联网等载体参与创新活动,创新成果为所有人共享。
7. **场景化创新路径**: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贯通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为工业互联网创新提供新的载体和试验空间。
**抓住战略性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前,全球工业互联网还处于加速创新突破和应用推广阶段,技术和创新竞争格局尚未定型。我国应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战略性机遇,着力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链整体效能。
1. **发挥体系优势,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效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链建设,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体系。
2. **优化创新合作机制,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和转化效能**:优化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支持工业企业与工业互联网企业协同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3. **强化应用场景建设,提升创新生态培育效能**:通过应用场景创新,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互动,为工业互联网创新培育良好生态。
在创新引擎的推动下,我国工业互联网将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纪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